关于泛测环境监测的三个阶段,简单了解一下
点击次数:326 发布时间:2020-05-14
泛测环境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、排放量的检测,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,确定环境质量水平,为环境管理、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。简单地说,了解环境水平,进行监测,是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。
通常包括背景调查、确定方案、优化布点、现场采样、样品运送、实验分析、数据收集、分析综合等过程。总的来说,就是计划-采样-分析-综合的获得信息的过程。
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,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环标准来降低和遏制人们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。而制定科学的环境标准,首先就需要对水体、大气、土壤等环境污染整体情况和发展态势有个全面准确的把握,这就需要科学、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。
泛测环境是由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法规的要求,对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技术性监视、测试和解释,对环境行为符合法规情况进行监督、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操作。
三个阶段
1.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。
2.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展阶段或主动监测、目的监测阶段。
3.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。
准确、及时、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,为环境管理、污染源控制、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。具体归纳为:
1.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;
2.根据污染分布情况,追踪寻找污染源,为实现监督管理、控制污染提供依据;
3.收集本底数据,积累长期监测资料,为研究环境容量、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、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;
4.为保护人类健康、保护环境,合理使用自然资源,制订环境法规、标准、规划等服务。